現代粵籍名將錄

       粵人愛國心強,且當民國肇造之後,國事碉搪外侮日亟,時局紛擾之際,獻身報國投身軍旅者眾,茲篇之記,僅屬個人所知之武界螢榮巨星,藉以引發鄉人之陸續舉述。

       中華民國雖然由吾粵人國父  孫中山先生領導革命、推翻專制所締造,而粵軍建軍,則始於民國七年 (一九一八),省長朱慶欄奉命將省警衛軍二十營,交陳炯明統率,以援閩粵軍名義,開赴粵東,進入閩南漳州一帶整訓,脫離把持粵局的桂系軍閥迫害。當時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師長鄧鏗,是國父的忠實信徒,且有現代智慧眼光的將領,他所統轄的第一師各級幹部,多是有現代軍事學識的優秀青年軍官,因此有實戰經驗的粵籍名將,如陳銘樞、陳濟棠、張發奎、薛岳、余漢謀、繆培南、黃琪翔、李漢魂、鄧龍光、吳奇偉、蔣光辯、蔡廷銷、張達、李揚敬等等,都是第一師幹部,故胡漢民先生悼念鄧鏗上將詩中,有「今名將也皆裨佐」之句,是寫實的。當時與鄧同列之第二師陳帑爵、第三師魏邦平、第四師許濟、第五師黃大偉、第六師張明達、各師幹部,均為時代所淘汰無出頭者。

       英雄能造時勢,時勢也會造就英雄。國父是造時勢的英雄,而現代粵籍名將則是時勢造成的英雄,統一中國的北伐與抵禦外侮的對日抗戰,是造成吾粵名將的兩大時勢。民國十四年七月,國民政府在廣州成立後,統編在百粵的軍隊為國民革命軍共七軍:黃埔軍校校軍編為第一軍,蔣公中正任軍長,湘軍編為第二軍,譚延闔先生任軍長,滇貧編為第三軍,朱培德先生任軍長。粵軍 (包括許崇智、魏邦平、梁鴻楷、卓仁機等部)編為第四軍,李濟棠先生任軍長,粵省民軍編為第五軍,李福林先生任軍長,援郡軍編為第六軍,程潛先生任軍長,廣西桂軍編為第七軍,李宗仁先生任軍長。第四軍轄兩個師一個獨立旅,第十師陳銘樞統二十八團蔣光鼎,二十九團蔡廷錯,三十團戴哉。第十一師陳濟棠統三十一團余漢謀、三十二團香翰屏,三十三團黃鎮球。獨立旅張發奎後改為第十二師統三十四團葉挺,三十五團繆培南,三十六團黃琪翔。

       民國十五年春,湖南省軍內鬧,趙恆惕得吳佩孚之援,壓迫唐生智退出長沙局處湘南,唐便歸順在廣州國民政府,並求援救,唐奉派為第八軍軍長.。是年六月,國民。政府任命蔣公中正為北伐軍總司令、統軍北伐,先派第四軍副軍長陳可鈺率第十師陳銘樞第十二師張發奎入湘援唐,該軍入湘後連克夏家橋、湘潭、蠟陵,由瀏陽進克平江,殲敵陸雲-旅,挺進岳州,吳佩孚集重兵守岳州北邊之汀酒橋。此橋為洞庭湖之港汶,粵漢鐵路經其間,素稱天險,民國九年,吳佩孚與桂軍馬濟在此處劇戰七晝夜,卒敗桂軍,事隔七年,吳擬舊夢重圓,全力據守。第四軍奉命進攻,以張發奎師擔任正面攻堅,陳銘樞師攻右翼。當時張師長部署兵力,以三十五團繆培南擔任正面攻橋,黃琪翔三十六團乘夜在橋東港汶水淺處偷渡,繞出守橋吳軍北背,乘繆團攻橋慘烈肉搏時,發難夾攻,吳軍不意,疑為天兵驚潰崩退,吳佩孚押隊死守之大刀隊,雖連殺退將多人,不能制止,吳軍溺水死者甚眾,降者接踵,殘軍退守賀勝橋,是為北伐戰更上有名之汀酒橋大戰。張軍打敗戰神吳佩孚主力,贏得「鐵軍」徽號,也贏得他及他部下輝煌的前程。

       北軍汀涸橋敗後,吳佩孚親率其悍將劉玉春及全師退守賀勝橋南楊柳營,繆培南團以不及二千之眾,當強敵萬餘之師,叢林夜戰,陷陣衝鋒,敵陣破潰,狼狙奔逃,紛向賀勝橋兩側朝北奔竄。我軍追至賀勝橋下,見浮戶纍纍,橋旁並懸有鬚首級三顆,知係吳督戰執行軍法所斬,但兵敗如山倒,無法挽救。我軍遂於九月一日,進圍武昌。

       旋因北伐大軍,調兩軍赴江西進擊孫傳芳,致武昌方面未能大舉攻城。延至十月初,四軍代軍長陳可鉅奉派為攻城司令官,得城內一部敵軍向我輸誠,約定裡應外合,十月十日拂曉,城門一開,四軍繆團率先由保安門進入,北軍無力迎戰,全部瓦解,繆團長親俘敵師長劉玉春,克復武昌城。旋因江西戰事復緊,四軍復奉命東開,在九江南面之萬家嶺及馬迴嶺,擊潰敵軍馬登瀛及上官雲相兩旅而光復九江及南昌。十一月十二日,由九江班師回武漢。

       是時留守廣東之第十一師陳濟棠部及增編之第十三師徐景唐部,合編為第八路軍,以李濟琛為總指揮,原第十師陳銘樞部擴編為第十一軍,原十二師擴充為第四軍,以張發奎為軍長,轄第十二及二十五兩師,至此聲名響亮之第四軍,便以張發奎為首領。第四軍以十二師長黃琪翔為副軍長,十二師長職務由副師長繆培南代理,奉命挺進河南為前部,於民國十六年四月廿一日,由漢口劉家廟站乘京漢鐵路火車出發進入河南,時吳已下野入四川,張學良肆意收繳吳軍殘部槍械,四軍乃接受吳佩孚部斬雲鵬之投誠。繼續推進,於五月中旬攻佔西洪橋,敗橋援軍,破上蔡城,守城奉軍投降。續進以慘重代價,破張學良十餘萬眾,攻下臨穎,奉軍崩退黃河北岸,四軍進兵開封,旋將河南軍政交馮玉祥負責,班師還駐武漢。旋張發奎升為總指揮,指揮第四軍第十一軍第廿軍三個軍,黃琪翔升第四軍長,六月下旬,移兵江西,追討叛軍葉挺、賀龍,跟蹤南下,回師廣州。至十二月十日,四軍參謀長葉劍英,串同葉挺、彭辯,利用軍官教導團及軍部警衛團為基幹,號稱紅軍,在廣州實行暴動,造成浩劫。張發奎內心愧疚,乃升任繆培南為第四軍長,實行調離廣東,北上繼續北伐。十二月下旬,繆軍長率獨一師鄧龍光、獨二師黃鎮球,十二師吳奇偉,廿五師李漢魂,二十六師許志銳五個師,向東江紫金、五華北上,而發生與駐防於龍川一帶之陳銘樞、陳濟棠、錢大鈞等部,在五華之歧嶺、潭下發生慘烈戰鬥。四軍二十六師長許志銳陣亡,瑙重全失。當時兩陳部隊,遍貼標語:「打倒禍粵之張黃薛」薛岳是當時四軍副軍長,標語中未提軍長繆培南,可能因繆是當地五華人,怕激起反感之故。我之所以提此一段,所謂粵中名將,均投入在是役兄弟鬧牆的戰鬥之中。獨當方面之大將,有張發奎、薛岳、陳濟棠、余漢謀、集團軍總司令有吳奇偉、李漢魂、黃琪翔、鄧龍光、香漢屏,猛將有繆培南,蔡廷錯,葉肇、李振球、李揚敬、黃鎮球也做過聯勤總司令,而葉劍英在中共方面,躋身十大元帥之列。民國十七年六月,四軍占領濟南,旋渡黃河入德州。奉軍紛退出關,日本炸死張作霖,其子張學良通電服從國民政府,東三省易幟掛青天白日旗。北伐大業告成。繆培南將軍務交與副軍長薛岳、赴滬調養胃疾,八月響應蔣總司令裁兵主張,將四軍縮編為第四師,至十八年三月,繆將四師師長交與朱暉日接任,南下息影養病。

       原第十師陳銘樞部,擴充為第十一軍後,參與北伐,亦歷著戰功,其後復擴充為第十九軍,二十一年「一二八」湘滬抗日之後,聲名大噪,蔣光辯、蔡廷錯等人許為民族英雄。當「一二八」對日開戰前夕,蔣蔡為掌握戰機期操勝算,曾懇邀張向公及黃琪翔到滬請教,向公對他說:「應不顧一切,採取迅速而徹底的攻擊,以車輛輸送部隊,突擊虹口日軍司令部,並以商輪堵塞吳淤口,遮斷其水陸交通,這樣才能殲滅敵人,如顧慮國際外交則是戰略最大的障礙錯誤」但蔣蔡因「只有應戰,不能求戰」之上級指示,不敢接納向公建議而遭失敗,不幸李濟琛、陳銘樞於二十三年發動閩變,使此一系統煙消雲散,各將領黯然無光,致在八年抗日戰爭時期,無復有蔣、蔡、毛(維壽 )、區(壽年)、沈(光漢)、譚(啟秀)、翁(照垣),等建功機會。

       十二師張發奎部,接續四軍番號後,不久復擴為第二方面軍,在北伐戰役中,建下大功,其後有宜昌事變與張桂聯軍侵粵失敗,亦歸星散。民國二十三年共軍受不了國軍圍剿壓迫,放棄瑞金老巢西竄,薛岳奉命為追勛司令,經湘南桂北入貴州,四川,奉命為貴州省主席,四軍跟在他身邊。十八年陳濟棠繼李濟琛為第八路軍總指揮,掌握軍權,轄蔣光辯、蔡廷錯、余漢謀、香漢屏、李揚敬五個師。自陳銘樞離開省主席職之後,政權亦歸於陳伯公,使陳濟棠先生不折不拘的成為南天王。陳邀繆培南將軍為總部總參議,後改任總參謀長兼教導師長,實權在握,建議邀原四軍舊將李漢魂充獨立第三師長,鄧龍光為獨立第四師長,晒軍舊人又漸次集中於陳幕。計當時陳將軍摩下將領為:第一軍軍長余漢謀轄第一師長李振球,第二師長葉肇。第二軍長香漢屏 (後改張達)轄第四師長巫劍虹,第五師長李振良。第三軍長李揚敬轄第七師長黃延楨,第八師長黃質文。獨立第一師長黃任寰,獨立第二師長張瑞貴,獨立第三師長李漢魂,獨立第四師長鄧龍光。獨立第一旅長陳漢光,獨立第二旅長陳章。參謀長兼教導師長繆培南。空軍司令黃光銳,海軍司令陳策。擁陸海空強兵十餘萬,雄視天南。

       廿五年,陳伯公準備異動時,將獨二師改為第三師屬於第一軍,獨三師改為第六師屬於第二軍,獨四師改為第九師屬於第三軍,獨一師擴編為第四軍,以黃任寰任軍長,教導師擴為第五軍繆培南為軍長。

       民國二十五年秋,粵變後余漢謀接下軍權,部隊改變番號為第四路軍,余任總司令,香漢屏、張達為副總司令,各師番號亦照中央編制改為一五一、一五二、一五三、一五四、一五五、一五六、一五七、一五八、一五九、一六0‥‥等師。及兩個獨立旅。各師旅長一時未及查列。軍之番號為六十二軍長黃濤 (原石井兵工廠廠長為余所重用)。六十三軍長張瑞貴,六十四軍長李漢魂,六十五軍長李振球,六十六軍長葉肇。余漢謀的第一軍駐韜南防制江西共軍時,用了很多興寧人,如李振球、李振、羅梓材、李潔芝等,當二十五年廣東局面將變,中央派機飛韻南接余軍長赴南京時,余感念多年追隨陳伯公不忍背離,而是被李振、李潔芝硬抬上飛機的。李振球是余保定六期同學,是他手下第一員大將,李振是出身行伍,無現代軍事學識,但勇敢善戰,抗戰時參與保衛南京戰役,戡亂時在蘇北山東一帶作戰,所至有功,升至兵團司令,為胡宗南器重,請調他的兵團赴西北撐持,與鍾彬同時被俘。羅梓材在抗戰初期當教導旅長,該旅要調滬參戰,旅中高級將領,怕戰請調,由彭霖生接任旅長赴滬參戰,守備劉家行十多天達成任務,因而該旅擴編為第一八七師,彭升師長,余總司令復邀繆培南將軍為總部參謀長,「七七」抗戰後繆復兼廣州警備司令。廣東還政中央後在政務方面,則派軍界前輩黃慕松為省主席,黃梅縣人,廣東武備學堂畢業,為清廷選派留學日本的第一人,為日本士官學校成績最優的中國學生,也是由士官進入日本陸軍大學最早的一人,回國出任廣東陸軍小學堂監督,廣東著名將領如陳濟棠、張發奎、薛岳、余漢謀、李漢魂等,都出自他門牆,他在吾粵軍界地位之高,資格之老,民國人物,無出其右,可惜在民國廿六年三月廿日,病逝在省主席任內,吳鐵城繼其任。               

       「七七」全面抗日戰爭爆發後,滬濱大戰,張發奎為右翼大軍總指揮,指揮大兵團與日寇血戰,受其指揮之國軍名將有楊森、湯恩伯、王陵基、關麟徵、孫桐萱、李仙洲、張診、黃維、霍揆彰、王耀武、丁治醫、陳大慶、羅奇、盧漢、夏威、甘麗初、王伸廉、陳明仁、周昆、李延年、李玉堂、孫渡。薛岳將軍亦電辭貴州省主席,率其嫡系部隊第四軍赴上海參與大戰,廣東方面之第四路軍,亦派了數個精銳師北上滬濱參戰,而犧牲慘重,二十七年夏徐州會戰末期,六十四軍長李漢魂復率所部一五五及一八七師北上豫東作戰?因收復羅王宕車站之功,李升軍團長,其後移師韻北,作保衛武漢之外圍作戰,那時張發奎、薛岳、李漢魂齊集饋北南溝線,形成廣東集團作戰圈。二汁七年十月,日寇陷廣州,李漢魂拜命為廣東省主席,接著兩廣成立第四戰區,以張向公為司令長官,余漢謀為副長官,戰區以第十二集團軍余漢謀部守北江,第九集團吳奇偉部守東江,第三十五集團鄧龍光部守西江,南區以第十六集團軍夏威部負責。四戰區時代,造成兩次粵北大捷。第一次粵北大捷時,係向公挽其舊屬繆培南將軍出任六十五軍軍長,擔任前敵總指揮,指揮其本軍及六十二軍等劇戰造成大捷。其後戰局轉移至桂南,四戰區部移桂,廣東方面乃成立第七戰區,以余漢謀為司令長官。抗戰末期以新式裝備成立四個方面軍準備反攻,計為第一方面軍盧漢,第二方面軍張向公,第三方面王耀武,第四方面軍湯恩伯。盧、王、湯三人過去均是張向公指揮過的部將,向公與他們同列並不介意,第二方面軍率先發動反攻而收復南寧,為抗戰期中收復失地之開端。正擬乘勝挺進廣州,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而接受廣州受降任務。而薛伯公則在湖南第九戰區司令長官任內,以天爐戰法,造成震動世界的長沙三次大捷。羅卓英將軍在廿一二年間,擔任第十一師長,奉命馳解讀州之圍,聲名始噪,其後繼陳誠為第十八軍軍長,於廿五年秋率部入粵,始為粵人為熟知,抗戰中擔任第九戰區副長官,在東線江西,締造了上高大捷,戰績輝煌,其後擔任入緬遠征軍司令,輩聲國際。在抗戰後期擔任粵桂邊區總指揮之鄒洪將軍,曾任熱河省主席之大埔范漢傑將軍,曾任六十五軍長之增城黃國樑,曾任四軍軍長之曲江歐震等,均是吾粵之名將。而以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之謝晉元,以一營之眾苦守衡山四十多天之龍川黃鏘,都應躋身名將之列,至黃埔系統之粵籍軍官,則北伐時多隨第一軍征戰,抗戰時亦多在中央軍系列,較知名者一期有陽山李及蘭,梅縣李鐵軍,茂名梁華盛、陳沛、信宣梁漢明興寧鍾彬、台山余程萬,二期有梅縣溫鳴劍,羅定彭佐熙,後期有梅縣羅友倫,五華李宏達等人。當過軍師長為筆者所知者,尚有孔可權、張光瓊、趙一肩、宋士台、莫希德、莫褐如、羅懋勳、張澤深、華振中、張顯吱、譚遽、涂思宗、陳公俠、陳見田、曾仁、陳丹青、候志馨。曾伯瑤、趙公武、孟述美、鄭挺鋒、薛仲述、鄒震嶽、林偉疇、陳章、曾潛英、陳驥:等人 (筆者所不知者,起碼有十人以上)。此外在軍閥行列中之戰神吳佩孚,與在戡亂時期位至兵團司今之黃伯韜,其上租均為由吾粵梅縣遷至北方的廣東人。

       在空軍方面,筆者所知將領有楊仙逸、張惠良、陳慶雲、謝莽、丁紀徐、黃光銳、魏崇良。

       海軍方面有率艦南下護法殉難的程璧光,海軍司令陳策,來台後任海軍總司今之馮散聰,及現任海軍總司令伍世文。

       現代粵籍名將,多出身於廣東陸軍小學第六期,及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第六期,茲將在軍政界較知名者姓名列后:

廣東陸軍小學第六期畢業者:

       吳奇偉、羅策群(十八歲)、韓漢英、林挺華、羅梓材、煉鳳韶、李漢魂、簡作楨、陳公俠、朱暉日(以上各人為十七歲).鄧龍光、陳芝馨、戴振魂、駱應釗、李振球、李江、阮寶洪、羅為雄、黃琪群、張發奎、薛仰岳、葉挺 (以上各人為十六歲)、繆培南、李故頤、侯文俊、曾澤寰、丘兆琛(以上各人為十五歲)。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民國六年入學,八年畢業的(第六期畢業者余漢謀害同要)、許志銳(曲江)、歐陽駒(中山」、陳芝馨(羅定)、韓漢英(瓊山)、羅梓材(興寧)、陳鳳韶(目陽山 )、黃鎮球(梅縣)、鄧龍光(茂名)、繆培南(五華)、羅為雄(大埔)、陳師(興寧)、吳奇偉(大埔)、梁世驥(梅縣)、黃琪翔(梅縣)、李振球(興寧)、羅策群(興寧)、鄧演達 (惠陽)、葉挺(惠陽)、李揚敬(東莞)、李務滋(從化)、林挺華(文昌)等人。李漢魂自言畢業於保定六期,但同學錄中無其名,薛岳亦未見列名。七年八月入學十一年七月畢業第八期亦有羅卓英 (大埔)、鄒洪(五華)、古鼎華(香山)、郭思演(大埔)、張鏡澄(梅縣)。八年八月人學,十二年八月畢業的第九期有黃延楨(蕉嶺)、林相森(蕉嶺)。民元秋人學三年一月畢業的第一期有胡銘藻 (開平)、何形(順德)、周祉(開平)、鄧演(惠陽)、鄧君毅(香山)、何螢(徐聞)、王應愉(東琶巴)此外蔣光辯(東莞)、馮次淇(南海)、趙超(番禹)、巫琦(番禹 )亦是保定一期畢業。但同學錄無他們的名字,想係校長蔣方震自殺時憤而自動退學的緣故。民三元月人學民五六月畢業的第二期有陳驥(順德)、羅獻祥(四會)、尹驥(惠州)、許廷杰 (番民)、伍蕃(順德)。民三八月人學五年八月畢業之第三期有杜益謙(南海)、林彬(揭陽)、徐義達(五華)、蔡廷錯(羅定)(蔡同學錄無其名)。保定軍校第四第五第七參期均無粵籍同學。

                                                回首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