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漢 會 鄉 親 ◎劉 耀 華

武  漢  會  鄉  親

       去(九五)年雙十國慶當天,我趁便中秋返鄉探親之後,隻身前往武漢,會見「就學落戶」那裡的同鄉;對台灣的五華人來說,他們是特殊的一群,因為這批鄉親年齡層,幾乎都是民國二十三年至三十三年間出生的,在台灣很難找到,而他們盡是知名大學畢業,各個學有專精,出乎我的意表,這不是我要去見他們的主因,而只是他們與我同根同源,是一種天生下來無可言傳的意念和行動。

       我會在十月十日到達武昌,是假期的巧合,也是行程的刻意安排;做為一個國民黨員,黃埔子弟,能在這一天來到國家誕生的聖地,內心自是澎湃,唯就人生旅程來說,這段時間無疑充滿著光輝。

       當天在武昌火車站等我的是巫佛才、陳堅兩位鄉長;巫鄉長五華新橋人,同濟醫科大學畢業,曾任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究員,是位老打老實的長者,爾後幾天把我照顧得無微不至,實在很窩心;陳鄉長轉水角人,也是同濟醫科大學畢業,現仍是武漢大學醫學院教授,詩詞歌賦談笑風生,又擅書法,可說是位「儒醫」。

       時間寶貴,在下榻飯店安頓好行李,巫、陳兩位鄉長即帶我前往長江邊,參觀打撈上岸的「中山艦」。該艦原名永豐艦,與國家、民族歷史,乃至國、共兩黨的黨史關係之大,真是一言難盡!筆者猶記民國六十九年在鳳山陸軍官校參與僑泰演習時,曾接待十多位當年艦上的水兵,其中有位還是國父的衛士,見到他們依然豪氣干雲,令人肅然起敬。

作 者 攝 於 中 山  艦  前

作 者 攝 於 辛 亥 革 命 博 物 館 前

       我很榮幸由中山艦博物館館長親自接待,除了全程導覽,同意我們登上該艦駐足憑弔攝影外,還告訴我們該館未來將如何充實佈置發展,務使該艦及其歷史成為民族精神教育的光榮基地,這樣的做法,令人感佩!

      當晚同鄉盛情請我吃飯,倒也一般,飯後就近來到「彭劉楊公園」,是紀念雙十武昌起義前夕,被清政府捕殺的革命黨人彭楚藩、劉復基、楊宏勝三位烈士的一個廣場,他們的死是那麼令人頓足捶胸,而其意義又是這麼的重大(促使革命爆發),固毋論矣!嗣看廣場一區塊,鋪設石板,有人以竹竿接上海棉製成的大毛筆沾水,在石板上揮毫草書,其姿態或像太極推運,有的又像現代舞蹈,寫出來的字,龍飛鳳舞,賞心悅目,難得親見;當場又有文人雅士吟詩做對,此起彼落,一時一地可說文氣滿天,害我第二天一早又去光顧,真惹人不肯離也。

       次日早上閒逛,路過剛開幕的「台灣一條街」,我依稀記得點了九份芋頭粉圓來吃,結果口感味道全走了樣,難怪古人早說過「橘逾淮則枳」。

      中午時分武漢鄉親都來了,大家聚集在酒店熱烈的歡迎我,門口貼了大字報寫著:「五華阿哥硬打硬,客家鄉親骨肉情;兩岸同胞歸一統,中華民族驚世人」,餐廳內也掛起「客家同鄉聚江城,海峽兩岸一家親;今日共飲團圓酒,來年桂花續舊情」的詩句。開席之前,我代表了台北五華同鄉會向他們問好,並祝大家福壽安康,子孝孫賢;席間與幾位鄉長話家常,相互了解姓什麼?五華哪裡人?何種專業?退休與否?言談的氣氛有如叔姪般親切,一點都不像從未謀面,且分隔兩岸數千里的初相識朋友,我想這就是所謂的「親不親故鄉人」吧!以下我簡略地介紹幾位給台灣的鄉親認識:

李  明:   黃布人,武漢體育學院畢業,曾任該校教授及書記。

嚴濟清:   華城人,武漢體育學院畢業,曾任湖北省體育局處長。

張嘉清:   華城人,華中師範大學畢業,曾任湖北省幼兒師範學校副校長。

陳炳南:   華城人,中國地質大學畢業,現為該校教授。

鍾梅英:   (女),華城人,陳炳南妻,同濟醫科大學畢業,現為武昌區第三醫院副主任醫師。

鄧中麟:   華城人,武漢大學畢業,曾任中科院研究員。

鍾雄文:   華城人,武漢大學畢業,曾任武漢大學教授。

鄧其尚:   轉水角人,中南財經法政大學畢業,曾任湖北省公家機關處長。

陳建中:   潭下人,武漢師範學院畢業,曾任武漢市黃鶴樓中學教導主任。

李秀珍:   (女)華城人,中山醫科大學畢業,武漢大學醫學院教授。

魏鏡龍:   錫坑人,同濟醫科大學畢業,曾任該校教授。

鍾湍勝:   轉水角人,同濟醫科大學畢業,曾任該校教授。

周福林:   水寨人,上海交通大學畢業,曾任武漢海上工程學院系主任。

       當然,在武漢還有許多五華鄉親,有一時間聯繫不上的,也有各種原因無法趕來的。總之,我是希望他們也能像台灣一樣成立同鄉會,定時不定點地聚會聯誼,共同話敘在五華的年輕歲月,撫慰日漸枯乾的鄉情。

       接下來兩天,巫佛才、陳堅兩位鄉長繼續帶領我參觀了武昌起義熊秉坤先烈打第一槍的清軍工程營舊址,發難後攻佔的武昌城樓,光復武昌時革命軍政府所在位址︱清末湖北省諮議局;登上矗立於長江右岸蛇山的千古名樓黃鶴樓,參加了特別為紀念雙十節而舉辦的書畫展(在那裡見到了熊秉坤的大公子,我更不怕見笑的用毛筆題了「發揚首義精神,追求國家統一」幾個大字),也去了風景名勝︱東湖,順便嚐了土產魚做成的魚丸,最後過江到漢口瀏覽一番,對於武漢市規劃建設的七公里江灘運動遊樂公園印象極為深刻。

       所見所聞的詳細內容,對一個自認是中國的知識份子,以及自詡為革命後生的我來說,感觸是既多且深的,可是我文筆拙劣怕佔篇幅,內容又充斥革命老調鐵定岔題,因此我不能再多加敘述了。

       話雖如此,我還是要建議鄉親長輩們,能夠鼓勵您們的兒孫都來投稿,讓大家寫寫阿爸阿媽的故事,分饗於我們這個五華大家庭!

                                               回首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