扮古事         ◎ 張衍崇 

「八月十三大會景,鑼鼓一響人看人。」這是家鄉居民耳熟能詳的一句口頭禪。意思就是說: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張姓族人奉祀的神明張公法青仁爺(叔公太)誕辰的一天,扮古事大會景(迎神賽會)是安流墟最熱鬧的日子,鑼鼓喧天價響,到處人山人海水洩不通,當然四週所能見到的,盡是人擠人了。事實上安流會景扮古事,每年有二天,除了上述八月十三日之外。還有九月初八日,這天是五顯宮五顯大帝爺的生日,居住在安流墟附近的各姓人士全都參與,不過在氣派上說,還是以八月十三日的場面比較盛大。

會景前要恭迎神像到安流墟張家祠(福全公祠)後面高地大牛筋樹下坐鎮,張家祠的左右兩側搭棚做戲,通常都是藍塘李伯坤的林華堂和小塘古雲清的新華堂二班傀儡戲(柴頭戲),但有時也請來外地的大戲,如外江戲,潮州戲或海豐班,都是真人演的戲。演戲從下午二、三點到五、六點,晚上是七、八點到十一、二點,每日兩場,可能每次做個十頭八日,因為家鄉娛樂事業太貧乏,只有做戲最能吸引人,每場都有成千上萬的觀眾,尤其是好戲總在後頭,觀眾雖然站了幾個鐘頭,但是不到煞棚(落幕),很少有人會在中途離開的。(關於做戲一節,本會七十年出版《五華鄉土述林》一書中第一九三頁,有前理事長古煥謨先生撰文報導至為詳盡。)

年前,我返鄉探親,當時在五華縣政府文化局擔任局長的是我的妹婿湯春盛先生,他曾放影了一段傀儡戲的錄影節目給我看,這是水寨戲班扮演的一齣叫《花子進城》。有二個傀儡在玩蛇,相隔五、六尺遠,正玩得起勁,突然間雙雙拋向半空,當接著繼續玩時,居然變成對方的那一條蛇了;另有二個傀儡扛了一支長竹竿,將牠靠在城牆上一步步地爬上去,上了城牆的傀儡還用繩索將在下面的吊了上來。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儼然真人一般,而且不論佈景、操控、台詞、唱腔及後台絃索(音樂),無不臻於化境,精彩絕倫。隔別了四、五十年,見到我五華獨特的技藝猶能保存下來,且青出於藍勝於藍,不禁使人萬分慶幸,我也請他轉告希望來台表演,定必場場客滿,欲罷不能!

扮古事是在當日的上午,各寨的古事架由鑼鼓陣引導著從四面八方趕到安流墟,繞行各街道一遍,然後集合在張家祠附近空地停留展示,雖然沒有評比給獎,但是大家都在有意無意中。炫耀一下自己的傑作絕活,希望獲得多數人的讚賞。場地裡滿是鼓響咚咚鑼聲噹噹,遠在一、二十里外都能聽到;人們萬頭鑽動熙熙攘攘,身體裡的血液在急劇的奔流著,情緒的亢奮也達到最高潮。一陣激情過後,才分別賦歸逐漸散去,大半都能在午時稍後回到家裡,和遠近趕來的親戚朋友,共享一頓豐盛的酒食。

所謂「扮古事」,是以三寸見方的木材做成一個三尺有餘立方形的木架,上下二層鋪上木板。四週裝上欄杆,中心插著一支五。六尺高的鐵架,是謂「古事架」。木架上層和鐵架座上各有一個古裝打扮的男女孩童,叫做「古事妹」。這種人選必須膽量大、能忍耐,且面貌俊美身材適中的五、六歲孩童為宜。因為綁在架上起碼得挨上二、三個鐘點,這時天氣還熱又穿著厚重的衣服,確實不太好受,我小時候也嘗過個中滋味。當然間有忍受不了,在架上嚎啕大哭或當場撒尿的,那就難看極了。古事妹按扮演的角色身分。有的穿戰袍,有的穿道袍,有的穿龍袍或蟒袍,也有著仕女華服或雲 裳舞衣的。總之,必須依故事情節相配稱,尤以歷史上膾炙人口的典故最受歡迎。上方的古事妹多藉下方古事妹所持的刀槍劍戟或其他物件,巧妙而又安穩地站立在其上,使固定用的鐵架或綁帶完全隱藏起來,不露半點痕跡,這就是原設計人的高明處。有時架上的古事妹也有多至三、四人的。古事架的兩旁裝上二條抬槓,由前後二人或四人扛著走動,旁邊還有一人高擎長柄鐵义,隨時注意在古事妹搖晃或經過矮樹下時,作為保護之用。古事妹在架上搖曳生姿,尤其在上方的彩帶飄 颺就如凌空飛舞,煞是好看。

古事架上的人物也有不用真人,改以細竹絲及紗紙糊紮成各種角色,如武松打虎、周處除三害或八仙過海等景物,裝上機關,操控的人則隱藏在古事架中,四周圍上布幔不使人看見,以手足撥動機關樞鈕,架上的景物就有節奏地動了起來,一如目前所見的電動花燈。但是當時家鄉還沒有方便的電力可供使用,僅靠簡單的槓桿機具,全由人力操控即可使紙糊竹紮的景物活動如生,而和真的一般。也確實可算是一項精心的設計。這種扮景傑作要以梅子坪的阿康叔最為在行,如果他生長在今天的台灣,諒必成為一位傑出的機械工程師無疑。

古事架上扮景看是好看,但還不夠熱鬧,必須有了鑼鼓金革之音,才能聲揚八方招徠大批觀眾。鑼鼓陣的成員少則十頭八個人。也可多到數十人。樂器首為大鼓由二人抬。次為大欽鑼也須二人扛,再來就是中、小鑼和大、小鐃钹。大鑼用布包起來的軟槌敲,小鑼則用小木棒敲;還有一種中型的鑼周邊向後凹約二寸,中心部分則向前鼓起形成一個一寸多大的瘤,牠的名稱叫做「咚吟」,也是用軟槌敲擊凸出處,發出的聲響有如龍吟,特別好聽。各種樂器都必須配合大鼓的節拍間歇敲擊發聲,鑼鼓的曲調也有很多種,各地不盡相同。我從前曾參加過鑼鼓陣,還記得幾種調子,有如下列:

(-)咚叱咚、咚叱將。咚將咚將叱咚將,(重複)。

(二)將將光、咚咚光、咚光咚光叱咚光,(重覆)。

三)將將亦將亦將光、咚咚叱咚叱咚將,(重覆)。

每種調子敲擊了一段時間就得換調,換調的緩衝時間謂之「轉鼓盤」,此時鼓手以均勻的速度輕敲鼓面一會,然後用力擊拍將鑼钹帶入另一新調,當然所有成員要常配合演練,才能譜出鏗鏘抑揚、調和悅耳、高而不亢、鬧而不噪的聲音來。據說優秀的鑼鼓手在戰鬥時擊出的激昂曲調,可令人勇往直前慷慨赴義;慶賀時的輕快調,則可逗人笑逐顏開喜上眉稍;喪祭時的低沈調,又不禁使人澘然淚下哀從中來;而悠閒時的婉約調,更可引人如癡如醉心曠神怡,妙用還真不少呢!

 

鑼鼓陣在裝束上也有很多講究,有的打扮成黃土高原腰鼓陣狀,有的一身童子軍裝扮,有的更成了野戰部隊,頭戴鋼盔威武無比,總是別出心裁爭奇鬥勝,目的無非是想使人多看一眼。

 

扮古事大會景的這一天,市面的生意特別好。本來安流的墟日(趕集)是每逢農曆的一、四、七日,每旬三天、每月九天,即每隔二天閒日後有一天墟日。但七之後就得相隔三天才能遇一成墟,這就叫「轉角日」了。初八、十三日原本不是墟日,因為會景的熱鬧。無形中就多帶來一天墟日,不過這一天除了各街道的店面能發利市外,至於一般原為赴墟趕集的物品如罌缽、柴火、稻谷、豬條和牛隻等因沒地容納,當然就無買賣交易了。賣零食的可不一樣,他們機動性大,占地又小,所以不論在任何處所,都可發現他們的蹤蹟,像賣糖葫蘆(山渣)、牛筋(花生)糖、蠟(甘)蔗和煎豆腐角的,真是一本萬利生意興隆。每當夜深戲完人散,現場就留下了一層厚厚的甘蔗皮渣等垃圾。我在童年時代,常於熱鬧過後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提著一根竹棍來到現場,將垃圾撥開仔細尋找,往往可在地面撿到一、二十個銅板(硬幣),可能是生意繁忙人多手雜不慎遺落的。這是我的秘密,在生活清苦的當年,能得十幾個銅板也算不無小補了。

扮古事大會景,這種四、五十年前的往事,雖然已長時間未有接觸過,但在印象中還是一樣鮮明,也有使人說不完的回憶。據聞大陸變色後就一直沒有舉辦過,近年來因漸漸開放,人民生活也慢慢有所改善,此種熱鬧場面又有逐漸恢復的趨勢,真是令人滿懷希望!聽說羅經壩各樓間,還興起一種打「礅子炮」比賽,也許以往被壓迫夠了,今日只好拿這種遊戲,來做發洩出氣的象徵。

按「礅子炮」或叫「礅子銃」也叫「礅子」,是用銑鐵鑄成的一種高約八寸,直徑二寸餘、下大上小的筒狀物,中心有一寸許的孔洞,底端封閉但留一橫向小口。使用時將火藥從洞口裝入,用鐵條稍加壓緊,將數個礅子排列成行,橫向小口朝向一邊,撒上火藥連結成線,用香火點燃一端火藥,火花引爆礅子連續發出轟隆轟隆之聲,有如戰場上發射的連珠炮;當然也可一個個單獨引爆,就變成單響炮了。

                                  回首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