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槃先生對五華文化之貢獻◎陳沅淵

九十三年為臺北市五華同鄉會成立五十週年暨新會所落成啟用大典。同鄉會第十屆理監事,詢謀僉同,決

組專刊委員會出版紀念特刊。我忝受聘為委員,參加首次會議時,張理事長衍崇先生,屬撰文報告陳槃先生文章

行誼。陳槃先生為國際知名學者,其學術成就,早為學術界所肯定推許,嗟予小子,末學膚受,安敢妄贊一辭?

竊念嘗任其助理七年,不能無述;其即世後不久,曾摭拾當年所聞見有關於先生者數事,撰〈敬悼宗叔槃庵先

生〉一文,刊於《梅州年刊》第一期(總編第十四期);後加增訂,題目改為〈追憶宗叔槃庵先生〉,收入拙譔

《茶香齋詩文稿》;因著作權已讓與出版商臺灣商務印書館,不能轉載,只好另選本題,率成一篇以應命。

槃庵先生於五華文化之貢獻,殊難覶縷盡述,今僅舉其犖犖大者二事於後。
 

一、選集《五華詩苑》

劉彥和曰:「昔詩人篇什,為情而造文」。歸震川曰:「夫詩者,出於情而已矣」。厥初生民,未嘗無情,感物

吟志,緣情綺靡,由來尚矣。我五華舊名長樂,建置於北宋神宗熙寧四年,至今九百餘載。歷代才人俊士,吟詠

性情,當不乏名章秀句。然清以前詩,亡佚殆盡,所存無幾。蓋已刻者,遭各種天災人禍,易致毀壞散軼,非若

今日圖書館之普遍可為之庋藏;未刻者,塵埋蠹蝕,更難長久保存;其尤要者,則因無人愛惜、為之裒集,以廣

流傳。先生敬恭桑梓,慨前賢遺作之散逸,傷吾邑文獻之淪喪,爰發宏願,矢志網羅放逸,選集《五華詩苑》。

以其夙著文譽,素為邑中人士所推服,故登高一呼,多士響應。先生業師古直先生於民國三十年雙十節為詩苑作

敘,〈自序〉(曾刊登《五華日報》)則作於三十二年旅居四川南溪時。以此推斷,在古先生作敘前應已採得不

少資料,否則決不敢請人作敘也。至於採集方法,除在報端刊登啟事外,凡先生故交舊識知其家有詩作者,皆親

函索取(猶記三十年冬,先兄沅澧曾接先生自南溪來信,索取 先君秉鈞公詩草。因僅有手稿一冊,未曾寫副,

恐郵程遺失,故未付郵。大陸易政後,竟被暴民所焚,從此廣陵散絕,深感痛心),並敦請胡士明、吉竹樓、古

柳石、李篤良、張達南、李伯裁、賴淑陶、溫佩根、魏志周、古懷珍、徐方銘、李拔英、陳希文(培珩)、張健

華(國威)、廖定初(秉權)、溫翰屏(適)、魏麟義、徐漢英諸先生助其採訪。
 

時值戰亂頻仍。二十六年七月七日,蘆溝橋事變爆發,蝦夷猾夏,火燎神州,淞滬、南京(當時首都)相繼陷

落。先生隨中研院史語所展轉遷徙,由南京而長沙、而桂林、轉昆明、至四川南溪;復員後,又重返南京;三十

七年冬,時局遽變,又隨中研院渡海來臺。播越萬里,間關道途,必攜詩苑稿件與俱,暇則取出審閱淘甄,更須

為入選作者撰小傳,摘錄詩敘詩話詩評之等,事至繁瑣,非篤愛桑梓且有大願力者,焉能任此!五十年春作〈後

敘〉,略言書成付印之意,從事二十年所選集之《五華詩苑》,於焉定稿。自明清迄民國,精選古今體詩凡七百

五十六首,計作者一百二十一人,成書六卷,又補編一卷。旋由古煥謨、李大超、李文盛、李國俊、李惠堂、張

文濬、張宗良、張輔邦、溫佩根、廖其銘、謝華生、繆培基、魏崇良、魏漢喬諸鄉賢具名募資,於同年八月以線

裝本刊行。七十一年,臺灣學生書局再版《長樂縣志》,復將詩苑媵於該志書之後。此書為吾邑先賢保留詩作精

粹,使不至於湮沒,可謂功德無量矣。


二、主持編纂五華文獻資料
 

「史者何?記述人類社會賡續活動之體相,校其總成績,求得其因果關係,以為現代一般人活動之資鑑也」。此

為梁任公對歷史所下之定義也。國有國史,地方有方志,質言之,同是記述先民活動之事蹟,只範圍有大小之別

耳。章寶齋〈大名府志序〉:「夫家有譜,州縣有志,國有史,其義一也」。說明方志價值與國史等。考史、作

史之難,莫難於資料之蒐集;昔夫子言夏殷之禮,已深慨文獻之不足徵;司馬遷作《史記》,宗周以前事蹟殊

略,獨詳於漢興以後,亦因前者史料殘缺,而後者較完備故也。觀此,可知史料(資料)之重要。


吾邑流傳至今之《長樂縣志》,係清道光二十五年由舉人溫訓先生所纂修。後百零二年――民國三十六年,五華

縣政府(縣長魏育懷)始設置「文獻委員會」,由縣中名宿吉竹樓、鍾問陶、鍾國樓等續修《五華縣志》。惟新

志至五十七年,臺北市五華同鄉會尚未之見;疑大陸易政後,或不見容於五華新政府致遭銷毀(七十八年,旅檀

山同鄉李鴻高君在大陸原鄉魏華潤君處,獲得《五華縣志》第二、三、四、五、十共五大冊,交給臺北市五華同

鄉會;至於第一、六、七、八、九共五冊,則因當時資料未搜集齊,尚未付印。此志雖未竟全功,已遠勝於無

矣);是則溫修縣志後,雖云有志,亦與無志同。我五華同鄉會爰為此懼,遂於五十七年十月成立文獻委員會,

從事地方文獻資料之蒐集。擬定篇目凡四,一者縣大事記,二者藝文略,三者鄉土叢談,四者人物志。其中人物

志復分甲乙兩篇,甲篇志過去人物,乙篇甄選今人自述為簡歷錄。「縣大事記」,後來改名為《五華縣事編年

稿》;「鄉土叢談」,後因資料擴充,品質提高,改名為《五華鄉土述林》;「藝文略」,以篇幅不多,改隸於

《五華鄉土述林》,自六十二年至八十五年,先後出書共六冊,即:《五華今人簡歷錄》、《五華人物傳稿》

《五華鄉土述林》、《五華縣事編年稿》、《五華人物傳稿》(增訂本)、《五華今人簡歷錄》(續篇)。
 

茲將籌備編印五華文獻委員會委員及各組工作人員姓名開列於後:
 

籌備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槃(字槃庵)。
 

副主任委員:李惠堂、古煥謨。
 

委員:鍾天心、李大超、張輔邦、魏崇良、張宗良、李國俊、魏育懷、溫轟、張任寰、鍾耀天、鄒震嶽、藍育

輝、廖樞、劉芳遠、謝劍雲、李仰舜、曾偉賢、張進謀、廖其銘、鄒瑛、吳沐先、孔昭蘇、張港群、廖淑倫、張

詞芳、陳濟寰、陳松彬、吳晉祥、謝華生、李肇輝。
 

編輯委員會總編輯:陳槃(兼)。
 

副總編輯:張任寰(兼)、鄒瑛(兼)。
 

召集人:古煥謨、謝劍雲(臺灣方面)、鄒瑛(香港方面)。
 

委員:魏育懷、藍育輝、廖樞、張任寰、劉芳遠、溫轟、繆任樑、周伯乃、李世昌、繆瓊編、吳振波、張民權、

李本坤、曾省才、魏維新、孔昭蘇、張港群、廖淑倫、張詞芳、陳濟寰、古奠基、謝幼謙、陳培根、曾雲鄉、鍾

正君、陳沅淵、繆永清、曾國熙、劉名中(增聘)、李興民(增聘)、鄒逢皋(增聘)。
 

採訪專員:朱公演、張兆臨、張履祥、鍾錦軒、卓正平、何枕江、張少岳、李保蒼、李郁芳、曾挺英、魏漢喬、

李文超、陳沅灃、魏建乾、陳孟元、張玉麟。甘秀峰、鍾逸凡、鄒逢皋、溫逸夫、鍾其本、古正平、陳中傑、陳

曾武、溫慕岐、張肇唐、曾雲鄉、楊佐庭、陳天孫、黃伯穎、賴春芳、黃載友、劉名中、李緝明、陳俊傑、胡素

棻、胡品良、李彥增、張桂開、吉懷佑、魏光漢、李飄香、古自天、繆其明、繆哲明、李炳華、張賢碧、鍾俊

享、謝俊環、刁錦堂、鍾仰高、陳仕群、廖品璋。

 

財務組長:吳沐先。副組長:李興民、李蔚。

 

事務組長:張國恩、陳均華。副組長:黃公亮、李英基、李壽坤。

 

香港區委員會增設文書組:組長李立疆、副組長鍾錫朋。
 

先生是史學家,又負文獻會主要責任;因此,文獻會所有工作。皆賴先生策畫推動。首先進行者,厥為文稿之徵

集。自來修史志者,常苦於資料取得之困難;尤其時代愈遠,資料遺失愈多,而可徵信者愈少。蓋由於一般人平

常耳聞日見之事物,在當時往往認為無關緊要而忽視之,殊不知為後來修史志時之瑰寶;然事物變動不居,若曇

花,若煙雲,剎那消失;若不及時採拾保存,待修史志要用時,已無跡可尋。「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是

以先生於史料一向主張「過而存之,猶愈于過而失之」,以為凡可資利用之材料,宜兼收並蓄,細大不捐,以備

後來修志者之採擇。我文獻會之徵稿也,除大陸地區因音訊隔絕外,其觸角伸遍臺、港及世界各自由地區之五華

鄉親,期無掛漏之憾。然亦不能漫無準的,流於泛濫,故各書大都定有徵稿準則,俾有所遵循焉。
 

        每一書集稿後,先經過若干位文獻委員、編輯委員審查,再提交文獻會及編委會聯席會議討論,決定取舍,

然後彙集擬採用之稿,交總編纂槃庵先生復審(《五華今人簡歷錄》、《五華縣事編年稿》、《五華今人簡歷

錄》(續篇)三書,其初稿經開會審查後,分別交由古奠基、鍾正君、鄒逢皋三先生任執行編輯,編務及付印後

校對工作,則偏勞三先生為多)。先生審稿,除對內容之正誤真偽嚴加鑑別外,復留意文字之表達。孔子曰: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因來稿文字妍媸工拙不齊,其中有文辭冗蔓或鄙俗不雅者,在不變動其原意原則下,

先生不憚麻煩,為之修飾潤色,使其簡鍊雅馴。猶記同鄉會某次開會時,張民權先生語先生曰:「《五華人物傳

稿》,文字典雅,若出一人之手,足見先生用力之專且久也」。據其夫人曾菊英女士說:「先生審查文獻資料,

多在家為之。每當夜闌人靜,家人皆睡,書房中一燈熒熒,伴其潛心於文獻資料之研覈,恆至凌晨一、二點方

寢。甚至六十六年、六十七年、七十年,三次因病住臺大醫院,猶帶資料至病榻閱覽﹂。辛稼軒〈青玉案.元

夕〉云:「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數語,殆可為先生盡瘁文獻資料之寫照

也。
 

上舉二事,前者為先生獨力完成,後者雖為集體著作,而先生出力最多。並足以垂裕後昆,彪炳千古。此外,先

生可稱者尚多,如重印《長樂縣志》及《五華縣志》,為鄉賢詩集刪訂作序..等,不知費幾許心血,但以篇幅所

限,不一一具述。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