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文長繫故鄉情   吳偉英

長樂五華說從頭


五華縣舊稱長樂,漢高祖十三年(公元前一九六)封龍川縣令趙佗(河北真定人,其時龍川為郡)為南越王。時長樂為龍川地,尚未命名,佗狩獵於境,適逢漢高祖遣使陸賈至此,為朝拜漢室及冊封典禮,築台於五華山下 (今華城北門外),名「長樂台」,又名(尉佗、朝漢台)。因此,附近地以「長樂」為名,後人口漸多,設為「長樂鎮」。
 

長樂,西漢屬龍川地,晉為興寧縣地。南齊改興寧為齊昌縣,屬東官郡,仍為齊昌縣地。今長樂縣地、在梁、陳間廢。五代遷興寧縣治設長樂鎮,達一0二年之久。宋真宗天禧二年(公元一0一九 ),徙興寧還故鄉,仍為長樂鎮。宋神宗熙寧四年(公元一0七一),始置縣,稱長樂,縣治設長樂鎮。宋高宗紹興十九年(公元一一四九)屬循州,遷縣治於七都約,七都圍,九龍崗下達一四三年,原址現已湮沒。元世祖至元二九年 (公元一二九三),遷縣治還長樂鎮。明太祖洪武二一年(公元一三八九)始築長樂城,屬惠州府。清世宗雍正十三年(公元一七三五),改隸嘉應州。公元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推翻滿清皇朝,建立中華民國,因廣東,福建、湖北三省,各有﹁長樂縣﹂,恐因同名,事多不便,決定將其中兩縣改名,而福建省長樂縣,設治較早,為存續縣,湖北、廣東兩省長樂縣,於民國三年,遵照內政部令改為 「五峰」和「五華」縣。
 

長樂、五華縣名,先後均因「長樂台」、「五華山」為名,沿用至今。公元一九五四年遷縣治於水寨鎮。自宋神宗熙寧四年設縣至今,已九二三年。


高山盆地與河川


五華縣,位於廣東省東部,五嶺東麓,韓江上游。面積;東起照日嶺,西至長布雞心石,長七一、五九公里。南起登輋圩、黃輋,北至長安圩、洋塘尾,長八七、九九公里。總面積三、二二六平方公里。
 

山嶺


縣境高山峻嶺,以西南和西北較多,地形複雜,山地丘陵相間,河谷平原交錯。總計:山地佔總面積百分二之四九.一,丘陵四一.三,河谷五、四,盆地四、二。耕地面積:水田三九.二萬畝,旱地一一.三萬畝,佔總面積百分之一0.四。森林用地:三六六.四三萬畝,佔總面積百分之七五.七萬畝。陸地面積一五.九三萬畝,荒山光嶺二一二.一五萬畝。居民點、道路、工礦等用地二二.八萬畝,難用地約三0萬畝。
 

境內高山有:玳瑁山、仙掌山、中道山、黃沙嶂、七目嶂、石馬髻、洋塘髻、筆架山、天堂山、七星嶂、簾紫嶂、聖公嶂、旗頭嶂、嵩螺嶂、三天嶂、聖峰嶂、鴻圖嶂、仙人石、白石嶂、金石頂、登雲嶂、天柱山、牛王登殿等八百米以上高山數十座,千米以上十二座,其中以七目嶂海拔一、三一八米為第一高峰。佇立山頂,若天開氣朗,可見相鄰七縣。
 

高山峻嶺,必多奇景;石馬髻,名實相符,山崖峭壁,形似駿馬,山溪流水,清澈可鑑,銀泉飛瀑,仿如飄帶。筆架山三峰聳立,天然筆架,蘸雲抹霧,仿供文人墨客揮毫遣興。天柱山,古蹟名勝,神話傳奇。天堂山、白雲庵,譽為 「名山七庵」。玳瑁山,流泉清冽,人稱 「甘露水」,「長樂燒酒」馳譽中華,取其流泉釀製,味更香醇。名山美景,各擅勝場,難以盡述。
 

盆地

縣境東北與興寧毗鄰、東南與豐順、揭陽連境,南與陸豐,西南紫金接壤,西與河源、龍川相連,縣界多以山劃分。境內高山峻嶺,重巒疊嶂,以西南最多,西北次之,東北又次之,造成東部地勢最低。峻嶺以外, 二――八百米丘陵,綿亙不斷;加以大自然變遷,侵蝕沖 故鄉山水風物 積,形成河谷平原,組成:水寨、員瑾、橫陂、夏阜、錫坑、長布、大田、華陽、潭下、嵩頭、歧嶺、華城、黃龍等十餘個盆地,供百餘萬縣民聚居。其中以水寨盆地最大,華城次之。除盆地外,尚有山崖丘陵,雖有人居住,則不列入盆地。
 

河川

境內大小河川有一○五條,分兩大河系:琴江和五華河,前者自西南流向東北,後者由西北流向東南,兩水在河口匯合,流入梅江,直奔韓江。
 

琴江有南北之分,南比北大,以南為經,簡稱琴江。發源於紫金龍窩、雪山嶂、火甲嶂,從登輋、古祥流入縣境,全長一三五.六公里,主要支流有七:北琴河,源出紫金中心埧,七塘寨,流經縣境華陽、梅林、琴口注入,長五六公里。優河,源出陸豐茶壼嶂,在梅林堵河石注入,長二四公里。周江河,源出長布仙溪瀝,雞心石,經安流、藍田注入,長六九公里。伏溪河,源出棉洋石山嶂,安流學少注入,長二五公里。大都河,源出雙華龍獅寨,大都里江注入,長三五公里。蕉州河,源出郭田照日嶺,橫陂新華注入,長四○公里。小都河,源出小都南蛇嶺,橫陂頭壩注入,長三0公里。
 

五華河,全長一0五公里,主要支流有四:歧嶺河,源出龍川縣七目嶂麓,經鶴市,登雲至歧嶺合水,長五三公里。潭下河,源出大田分水凹,經潭下、西林壩注入,長五九公里。烏陂河,源出興寧縣中道山,分別從:冷水井、黃晃窩、店前舖至五谷亭匯合,塔崗山注入 (長不詳)。矮車河,源出潭下,經挑軍塘,轉水鎮注入,長二0公里。
 

琴江及各支流均源出崇山峻嶺,所經皆山林峭壁,淤積較少。而五華河源頭,亦屬山區,淤積尚輕,惟東北地區為丘陵地帶,全部光山禿嶺,烏陂河流域,沙積已超地平,沿河靠築堤防水。新近建造鋼筋水泥大橋,挖樁基深至十五尺,仍是淤積沙層,其嚴重如此;影響所及,五華河既難航行。華城盆地所屬西林壩、觀音舖等村,甚而黃龍盆地沿河各村,春潮秋雨,河水泛濫,多有災害。
 

然而,五華縣境雖無波瀾壯闊之江海湖泊,千里沃野平原,但巍峨群山,廣漠丘陵,同樣是臥虎藏龍之地。潺潺流水,像人身血管脈胳,散佈在縣境各盆地,萬千年來為居民日夜奔流,滋養灌溉,使總面積僅百分之十強耕地,禾忝成長,百萬居民,無虞飢餓,賴以為生。鄉民在它懷抱中孕育繁衍,茁壯出無數國家棟樑人材,培育成公候將相,道德文章傳世之士,在它流域中成長、發展,它經歷多少風雨災難,看過幾許興衰事故,但它從不畏縮,從不興嗟!它無怨無悔,日夜奔流,堅忍不拔精神,勤奮不懈態度,令人永遠!永遠!感激!效法!!
 

長樂學宮蓋州城


長樂學宮,始建於宋朝,隨縣治遷徙和崩毀,原址已無從查考。明太祖洪武二一年(公元一三九八)築長樂城,學宮建於西門外,因洪水為患被廢。迨明憲宗成化五年(公元一四六九 ),遷建於城內紫金山下。

學宮建築形制,依古代建築傳統風格,成宮殿式,各組排列在中軸線上,座北朝南,左右對稱,規模宏偉。前有照壁,書﹁宮牆萬仞﹂,忠孝門、櫺星門、泮池、戟門、大成殿、明倫堂、崇聖殿、尊經閣等八進。東廡有:名宦祠、橫門、舊學署、樂育堂。西廡有:鄉賢祠、舊學署,東西兩廡均有下馬碑。東側有:文昌閣、教諭署三進。西側有:忠孝祠、崇義祠、福德祠、訓導署三進。
 

學宮大門用石材建築,三門兩樓牌坊式,有精工雕刻浮圖,三扇大門,正中狀元門,左榜眼、右探花門。按明、清兩朝規定:三扇大門,平時不得開啟,連祭祀孔聖,也只能從庶門出入。清高宗乾隆三七年 (公元一七七三),欽點李威光狀元及第,五五年欽點曾瓊琲榜眼及第,先後曾開啟狀元、榜眼兩門,探花門從未開啟,今後也無機會開啟。
 

大成殿,是祭祀我國大思想、教育家孔聖之殿堂,寬二四、四米,深二0米,高一0 米,殿前設月台,殿內由二四條八角形梅花石柱擎撐樑架,柱礎有八瓣須彌坐式斗拱雕花,重迭出跳重簷歇山瓦頂,殿頂有輝煌耀眼黃色和孔雀藍琉璃瓦,殿脊有雙龍戲珠圖案。建築結構緊湊,佈局精緻,工藝靈巧。
 

明倫堂、崇聖殿、尊經閣及東西兩廡等建構,寬廣精緻,雄偉堂皇。惟各建築物自建成至今已五百餘年,風雨侵蝕,年久失修,除大成殿仍保完整,其他多有損壞。然學宮結構嚴謹,雕龍畫鳳,富麗堂皇,氣宇軒昂,宏偉壯觀,據載比州府學宮堂皇、寬大、精緻,有過之不無不及,因此有傳說:

長樂縣學宮,雖比紫禁城宮殿小,其結構類似,此古宮殿式建築,傳聞是明初某皇帝微服私行,到長樂鎮郊,時己黃昏,四野無人,僅一戶貧民夫婦,結茅屋而居,種田度日。當皇帝到來,熱誠招待住宿,夜半傳來陣陣呻吟聲,皇帝起來打聽,才知女主人臨盆難產,已經兩天,肚子痛得厲害,皇帝聽後便想告辭,農夫一再說:「對不起,驚醒你了」,一邊扶妻子到隔壁茅棚去住,以免影響客人安睡,回來又說:「夜既深沉,荒郊野地,到那裡去住?還是住下來好。」皇帝被善良誠懇感動,連聲說:「吉日良辰,胎兒就會出世。」話音剛落,傳來男嬰哇哇哭聲。皇帝被善心夫婦感動,代新生兒取名,認為義子,並立契帖。
 

轉眼二十年過去,皇帝想念義子,乃著人持契帖往召,又怕貧民和皇帝認親,招搖受災,改用囚車到長樂捉人,進京後才相認,給他富貴。不久皇帝駕崩,他在京城無親無故,想念故鄉父母,乃南返長樂。為紀念義父皇帝,適逢西門外學宮傾毀,紫金山下有空地,即模仿京城宮殿建一座學宮,完工後親書 「聖殿」兩字橫額。所以長樂學宮,比粵東諸邑,甚而州府學宮廣大,富麗堂皇。 「長樂學宮蓋州府」,但無人提出控告,因為大家知道是皇帝義子所建。
 

文化教育展新猷


教育、交通、工業,為人民生活要素。五華故鄉從中華民國誕生至三十九年間,處在內憂外患,未有寧日,交通、工業方面,可謂尚無建設,空運限於山區,無廣大平原以資起落。水路僅有水寨至梅縣,而五華河淤積嚴重,船行困難。陸路交通,僅有經龍川和紫金兩條省道。至於教育,只有小學數十所和一些私塾,中學十三所,含二所高中部,大專院校全無,是落後縣份,
文盲之多,甲於他邑。山書院
 

自宋朝設縣至清末八百餘年,學宮掌理教育,設金山書院 ,東西南北四門學社–居仁、由義、立禮、秉 智,及鄉村私塾,培育出:武狀元、武榜眼各一人,武進士十四人,文進士一0 人,文武舉人二0 三人,貢生三五七人,庠貢一三一人,捐貢八九人。濟濟多士,可謂盛歟!然而教育偏重於士宦富貴之家,並不普及大眾,文盲及略識之乎者,佔絕大多數。
 

自鴉片戰爭後,歐風東漸,西方文化滲進中國,民智大開,各鄉村多自辦小學或高級小學。民國初年,政府深知富民強國,必須先有良好教育,乃在華城鎮創設第一所初級中學,隨後安流三江中學、河口中學相繼誕生。以後稱華城、河口、三江為一、二、三中;一中增設高中部,成為完全中學。讀書風氣,逐漸瀰漫,各地私立中學若雨後春筍設立者有:樂育、萃文、崇文、振興、龍村、國華、若虛、新智、皇華、新新等暨師範學校。至一九四九年總計有公私立初級中學十三所,高中部兩所,師範學校一所。雖教育並不普及,在粵東各邑亦屬落後地區,卻培育出無數國家棟樑人才,揚名國內外者:鍾天心,立法委員、水利部長、考試院秘書長。李惠堂,足下封王,揚名世界。繆培南,青年軍長,驍勇善戰,軍事長才,汀泗橋一役,軍閥喪膽,奠定北伐成功基礎。鄒洪,閩、粵、贛邊區副總司令、粵、桂邊區總指揮,抗日戰爭,戰功赫赫。魏崇良,空軍上將, 中日空戰,倭寇喪膽。李大超、張輔邦、繆任仁、古鼎華、古大存、李宏達、黃志良、張民權、張宗良、曾省才等各鄉長,均輔國賢才,沙場宿將,道德文章,風範長存,青史留名,永垂不朽。
 

陳槃,中央研究院院士,終身榮職,史學權威,震古鑠今,高年九十,老當益壯,研究不懈。繆培基,中、英文學養深厚,駐外大使,為國前驅。李國俊,黨國元老,青年導師,警政先驅。古煥謨,縣政績著,黨務奇才。劉芳遠,立法委員,教育專家。鍾正君,青年縣長,轉任黨職,成績卓著。吳振波,僑務委員,幕僚長才。周伯乃,學養深厚,文化先鋒,著作豐碩。在軍方有李彩球、萬德群、鍾志成擢升中將,功勳彪炳。
 

以上所列已逝世和健在各鄉長賢達,皆民國後培育成之濟濟多士,傑出人才,在社會各階層佼佼者之代表;其餘眾多俊彥賢達,恕未一一縷述。
 

中共統治至今,總計完全小學四二七所,增設初級中學計:潭下、雙頭、梅林、棉洋、轉水、郭田、新橋、城鎮、平南、硝芳、橋江、中興、平安、河子口、梓皋、興林、矮車、錫坪、興華、華新、萬龍、錫坑、文葵、雙聯、楓林、河口、塘湖、華民、清溪、黎塘等連同以前,共四八所,含完全中學九所。另有農職中學一一所,教師進修、農業技術、衛生進修、省電大學分校、師範學院各一所。每鄉鎮設有中學,就讀方便,推廣普及,年輕文盲已少有。文化教育,大展新猷。
 

內外交通新面貌


五華為多山丘陵地區,歷古以來,驛道彎彎,山谷嶇崎,交通閉塞,旅運艱難,自民國後稍有改善,亦僅通往興寧、龍川、紫金、河源、陸豐和境內零星路段。省道有:華城經龍川、紫金兩條路而已。華紫段於民國二十二年通車,因無經費,僅泥沙路,且地面狹小,車道蜿蜒,高低不平,顛簸難行。二十六年中日戰爭爆發,為防止敵軍戰車,在車道上每十公尺挖深坑,空地堆沙石,河源、豐順等路亦如此。故八年戰爭期間,僅有興寧縣車輛經五華城、龍川、連平至韶關。直至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各線始填平行駛。
 

自中共治理後,對外路線多已加寬,逐漸舖以柏油,雖尚難符國際標準,然已大勝往昔矣。境內擴大公路建設:六.五│七.五米寬公路五十一條,長七百多公里。全縣三十多個鄉鎮,有一半以上可以通車,且廣、梅、汕鐵路,經歧嶺、華城,亦已舖軌完成,年內即可通車,更增交通順暢。以往閉塞情形,已大為改善,呈顯新面貌。
 

境內崇山峻嶺,丘陵處處,河川縱橫,建築公路,必多橋樑。在七百多公里公路,有大小橋樑一一八座。因經費桎拮,籌措困難,除必需用鋼筋水泥者十八座,餘皆運用五華原地盛產之花崗石和石匠奇異技能,就地取材建成。在眾多石橋中有:片石拱、亂石拱、空腹、實腹、圓弧拱、懸鍊線拱和坦拱等,按地理重量規劃;最具代表性者,是橫跨琴江之水寨大橋,全長二三六餘米,寬六.六米石橋,以四拱連接,拱拱相扣,橋柱、橋面、欄干、台階、電燈柱、橋頭堡、石獅 (原學宮門前數百年古物)、石麒麟全是花崗石做成,車輛往來,無絲絲動搖。每當黃昏,燈光與長橋影映水中,似銀河倒 故鄉山水風物 掛,長龍臥波,景色勝美。充分呈顯工匠之智慧、巧思之結晶,體現民族風格和石藝特色。
 

五華工業已萌芽


文化已展新猷,交通亦顯新貌,至於工業,往昔人民因山嶺多,耕地少,多向外謀生,在鄉者僅守總面積百分之十耕地,以致生活艱困,列為全國貧窮縣份,偶有心思巧密者,做點工藝品出售,全是單打獨鬥,利潤微薄。地下有豐富資源:黑色金屬礦物:磁鐵、碣鐵、鏡鐵、軟錳。有色金屬:鎢、錫、鉍、鉬、鉛、鋅、鋁、鈷。稀有金屬:鑭、鈽、鐠、釹、銷、釔、鏑、鉺、銩。貴金屬:金、銀、銅、鐵。原料金屬:鈦、錳和非金屬礦物:石灰石、水晶石等二十多種,藏量均非常豐富,有待開發,因運輸不便,徒望寶藏興嘆!記得幼年家鄉做屋所用石灰,要到三十里外產地購買,僱工挑回,天未亮出門,回來已萬家燈火,其困難如此;現在交通方便,運輸問題,已獲解決。
 

嵩頭龍嶺村在玳瑁山下,是偏僻小村,地下卻有豐富無煙煤,石灰石、水泥礦等資源。以前交通不便,尚未開採,鄉民守著山田山地,躬耕力作,勉以維生,世代窮困。現在交通便捷,村民乃自組公司,每人入股,是老闆也是工人,開採煤礦,石灰石,建水泥廠。開始時用人工挖掘,逐漸改善,現各廠均用新式機械採掘、製造,因此生產量提高,收入增加,生活改善,深知教育之重要,培養人才,不容忽視,乃自辦九年義務教育,使村民文化普及。
 

由於龍嶺村自力更生,獲得良好成果,影響全縣公、私立各種工廠,如雨後春筍,風起雲湧,設立工廠。現有:汽車起動機、汽車螺絲、多動力元素營養鐵鍋、鐵煲、汽車起動齒輪、布紋衛生紙、線紗蚊帳布、茶巾、電器、農藥、建材、燒酒、葡萄酒、針織、西 藥、飲料、紅粬 、豉油、刀、竹器等百餘工廠。各種製 品運銷全國或外銷南洋群島各國,且遠銷歐美各國,與日俱增,品質、信譽已獲肯定和好評,業績蒸蒸日上。目前水泥廠有兩千餘工人,其他僅數百甚而數十人之中小企業。不管如何,五華工業既萌芽,期盼百尺竿頭,日益碩壯。
 

獅雄山塔神話多
五華城南三公里,有一座小山,人稱獅雄山,形似臥獅而得名,南麓有九層塔,為風景遊覽區。塔建於明神宗萬曆四○年(公元一六一二),由守道蔡國炳、署縣事通判蔣杞建議興築,因財政困難而罷。同年知縣詹子 忠募款繼建,亦籌款不敷,時做時歇 ,直至萬曆四五年,劇盜葉仕藍田產入官,折價九百両始建成。

塔建於獅雄山南坡,因山而名「獅雄山塔」,面向五 華河,占地一三六平方米,高九層三五.五米,一至七層中空,成樓閣式,八層不能容人,九層生鐵葫蘆頂。基腳平面八角形,用花崗岩石砌成,底徑一三.八米,每邊長五米,塔身用0.七米長大火磚築成。一至七層有木棚,每層有火焰形窗口,通風採光良好;第二層為平座,其餘各層均有假平座。每層出簷均為人字形,斗拱出跳,塔身內用火磚,砌一三四級螺旋式階梯,從底層至七層,供遊客登塔觀賞,眺望風景,七層至九層葫 蘆頂,未設階梯,僅可用繩索攀登。塔門頂嵌有長樂縣令詹子忠「萬代瞻仰」題刻,清代長樂詩人張鐵珊題聯:
 

山作屏,地作氈,月作燈,煙霞作樓閣,雷鼓風簫,長慶興平世界;

塔為筆,天為紙,雲為墨,河翰為硯池,月圈星點,樂觀大塊文章。
 

塔建成後,每五年中元節,從農曆七月十一日起至十六日止,六日五夜在獅雄山塔舉行盂蘭醮會,大擺山歌擂台,各地歌手紛紛登上高塔,比賽客家山歌。歌聲嘹亮,音韻悠揚,人潮滾滾,歡樂處處,好不熱鬧。
 

塔內燈燭光亮,環塔擺設木雕神像;千里眼、順風耳、觀音抱子、五顯大帝、文昌帝君等栩栩如生。登上七層,近觀遠眺,視野廣闊,俯視華河,清澈蜿蜒,華城、塔崗、西林、觀音舖村落,炊煙四起,雞犬相聞,廣袤田疇,連陌十里,花紅柳綠,水映波光,好一幅美麗,寧靜圖畫。遠眺四野,層巒疊嶂,華城樓宇林立,潭河、歧江,似雙龍朝拜,江水澄碧,山與塔影映水中,山連山,塔連塔,日映江中,水光洸漾,景色迷人,成為長樂八景――塔崗春曉。明朝僉事雍瀾遊塔詩:
 

塔崗浮高俯入灣,流霞沉碧撼三瀾;
 

泛槎何處尋仙子,消息盈虛指顧問。
 

古蹟名山勝景,必多神話故事,獅雄山塔亦然,現錄數則,以助一粲。
 

獅雄山塔所在地,原名臥獅山,且是活獅,晝伏夜出,撲殺家畜,人民不堪其害,乃建塔鎮之。此實無稽之談,蓋古代人相信風水,水為財,一地之進出水口,關係該地之財富,居民生活幸福。長樂盆地,含蓋縣城、西林壩、塔崗村、觀音舖等,站立城頭,南望五華河從盆地中央直瀉而去,前無高山阻擋,或水繞山環,是破財之格。補救之法,在適當地點造林種竹,但非久安之策,為使一勞永逸,建塔最佳可堵水口,亦增景觀。
 

獅雄山塔,原計劃建十一層,建成第七層,建築師徒看到鳥在空中自由飛翔,非常羨慕,相約以雨傘、竹笠做翅膀,像鳥一樣盤旋而下,顯顯各人本領。兩人縱身跳下、徒弟手挽竹笠趁風慢慢飄落,安然無恙。師傅擎傘,傘在空中反轉,摔死地上。徒弟非常傷心,無心工作,乃改變計劃只建九層。此是故事,惟按理收頂應緩緩縮入,但從第八層急速縮入,似乎原計劃是十一層,中途改為九層,故事傳聞,或是事實。
 

講起造塔事,賴屋出進士(賴鵬翀乾隆三一年公元一七六六)。
 

連做兩三層,黃埔出狀元(李威光乾隆三七年公元一七七二)。
 

一開垛裡眼曾家出榜眼(曾瓊琲乾隆五五年公元一七九0)。
 

安放葫蘆篤,魏姓出提督(魏大斌乾隆二六年公元一七六一)。
 

塔始建於明朝萬曆四0年(公元一六一二),看民謠年代,即知是附會之言。
 

石雕工藝在香港


客族民系形成,多在五胡亂華、黃巢以及五代宋 末,由中原南遷,因自然環境和人為文化,居住荒漠丘陵地區,外涉較少,能保留中原文化基因:刻苦耐勞,勤儉樸實,團結奮鬥,不畏艱險之客家民族獨特品格,風骨精神,被世人所公認。
 

五華先民,遭逢喪亂,間關南遷,流落異鄉,避居山區,為生存而拓地開荒,面對山嶺地,毫不恐懼退縮,反而堅毅勇敢,奮戰不懈,與大自然搏鬥,養成長樂子民不畏艱難,不怕逆境,堅毅克服萬難,衝破重關障礙,不服輸之意志。且因生活所需,靠山吃山,就地取材,以石工雕像,名聲遠播。粵東各邑石雕工程,多由鄉親承做,享譽東、韓兩江,揚名香港。
 

香港於清宣宗道光二0年(公元一八四0),鴉片戰爭割讓給英國,原是不毛之地,荒蕪石山小島,英人規劃為商埠。本島及附屬島嶼,全是麻石層岩,要開闢馬路,建築樓宇,必須先開鑿山石,始能整地,其時機械,尚未普及,全靠人力。長樂鄉親,因故鄉缺少謀生管道:聞悉香港開埠,需工頗多,乃成群以赴,開山挖石是鄉親特長,正是表現良機。
 

香港開埠,先期建築,多少和石塊有關,馬路利用開路之石塊舖成,許多樓宇由石磚築成。自二十世紀,石造建築,逐漸式微,被鋼筋水泥所取代。而匯豐銀行總行,巍峨獨立,雖四周高樓林立,難掩其渾厚雄偉壯觀。
 

旅港同鄉先後以石業致富揚名者眾多,難以縷述,僅略述吳順記、李浩如、鄧源昌、吳佑昌等數位,以資表率。
 

吳順記,家名雲乾,香港開埠之初,即投身為石工,其時尚無一條完整街道,數十年間,經手所建石料工程,屈指難數,為人樂道者,香港大會堂(民國二十年後改建安平大戲院)天后宮猶屹立完整,宮門橫樑仍清楚可見 「吳順記造」石刻。清文宗咸豐年間既成巨富,在原鄉購良田,置大廈。
 

李浩如先生,不單在香港打石致富,且在清穆宗同治年間,由湖廣總督張之洞保奏為﹁勘查粵漢鐵路路基工程特使,欽加同知銜。其三子惠堂,世界揚名之足球王。先生年幼失學,目不識丁,有如此奇遇成就,實人生幸事。
 

鄧源昌先生,在香港開埠十餘年後,隻身赴港。自幼涉足石業,便以打石維生,深知石性,精研細琢,成為富有經驗之石匠。香港居民由開埠初數千人,激增至數萬人,飲水不敷供應,乃決定建 「大潭水庫」。建築期間原設計築堤壩石塊,一再被山洪沖失,無計可施,包商聲言退出,政府總工程師,亦無良策,而水庫又不能半途停止,在徬徨無計之際,先生自告奮勇,毛遂自薦,願意承包,總工程師在危難中急問: 「有何妙計良策,可使石塊穩住」。對曰。大潭水塘一帶,山澗水急,石壩抵擋不住水力,應放棄石塊,一股用S形麻石,使石與石之間兩頭鉤住,形成一整體,便不怕山洪沖激」。一席話使總工程師茅塞頓開,再研究S形石製造程序、道理,具有科學根據, 「大潭水庫」由是築成。從此,先生獲總工程師賞識信任,工程不斷,財源滾滾,名利雙收,石藝技巧,震撼西方。
 

吳佑昌先生,吳欽之二兄,欽年十二赴港依兄,先生既在石業赫赫有名。廣州市中山紀念碑即其承建。碑高數丈,重逾百噸之整塊青麻石,採自香港青州,當時機械簡陋,開採運輸,均極困難。但自建成至今,已六十五春秋,歷經戰亂,風雨侵蝕,仍巍峨屹立。


順筆提廣州市聖心路一座修道院、佔地廣闊,外牆暨教堂五峰尖塔,全用花崗麻石築成,莊嚴雄偉,人稱石室。雖不知何人承建,但鑒諸當年嶺南重大石雕工程,無不與鄉親有密切關聯,其傑作應出自鄉親之手,且知石工蔡孝即五華人。該石室於清道光七年十二月一日 (公元一八二七)英、法軍偷襲廣州,兩廣總督葉名琛被擄,囚死於印度加爾各答。英、法國深知廣東人民,民族性強著稱,不敢久佔,於道光十一年協議:築修道院傳教,稱聖心大教堂;從大沙頭築電車路軌經一德路穿越漢民南、中華、珠海、太平南等路至黃沙。其後電車路軌常遭破壞,被迫停駛,改在教堂區內,增設聖心女子中學。
 

徐華清創辦軍醫


華清先生號靜瀾,長樂縣鯉魚江樓崗寨人,生於清文宗咸豐末年(公元一八六一)卒於民國十三年,享壽六十四歲。先生幼年家貧,其父良寬先生,在家鄉無法維生,拋棄少妻、幼子童養媳,遠走香港,打石維生,久無音訊。其妻攜年僅數歲獨子弱媳,生活更難維持,母子媳三人,只好行乞度日,數年後,華清已十二歲,思智漸開,暗思長久下去,絕非良策,適有鄉人相邀挑鐵鍋赴汕頭,乃稟告母親,思考至再,認為在家乞討度日,在外最壞不過如此,遂將僅有兩個銅錢相贈。
 

抵達汕頭,人地生疏,年紀又小,無法找到工作, 只好仍以行乞維生。一天討到一家染布店門口,老闆是客家人,聽他口音,亦是客家人,談起知道是同鄉,乃留他住下,幫忙做雜工。以後談及想去香港尋找父親,老闆熱誠幫忙,協助假扮碼頭工人,偷上往香港貨輪,躲身艙底,到達香港後,找到父親,就一道打石。當時香港開埠不久,物質缺乏,打石工作極為困苦,待遇微薄,晚上多露宿街頭。
 

打石工地,是修建教堂,牧師發現一個青年,眉清目秀,似很聰明,工作又努力,乃要他信基督教,並對他說:﹁信教後有地方住,晚上可以讀夜校,學英文﹂。華清吃盡苦頭,有此機遇,欣然答應。從此,白天打石,晚上讀書,工作雖然苦,讀書仍努力不懈。因此,學業成績優良,常得第一,牧師很高興,介紹讀﹁皇仁書院﹂。於是白天在皇仁書院讀書,晚上在教堂教夜學,生活勉可維持。其時同在皇仁書院讀書,尚有孫中山先生,畢業後一同考入香港大學醫科,華清兼任皇仁書院英文教員。
 

自清宣宗道光以後,列強瓜分中國日急,軟弱無能之清廷政府,迫於時勢,派員出國考察政治和軍事,同時選派學生出國學習。華清和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成績優良,分別派赴德國、英國學習,段祺瑞在天津北洋武備學堂畢業,派赴德國學軍事,唐紹儀赴美國,許多莘莘學子,以後多是清末民初,風雲人物。
 

華清先生於公元一八八八年,以優異成績獲得醫學博士,回國在北京、天津懸壺濟世,結識洋務派和高層人物。適逢慈禧西太后生奶瘡,疼痛異常,寢食難安,而清宮規定三品以下御醫不能見太后容顏,遑論望聞問切,每次診脈,不能觸及太后高貴皮膚,以珠簾隔離,紗布繞腕或用絲線診脈;加之西太后不相信御醫,御醫監李德裕等也怕太后喜怒無常,偶有意外,獲罪論斬。因此,不肯盡心盡力診治,每天僅以補藥應付。太后病榻纏綿,病情毫無起色,日夜呻吟,痛苦萬分,自幼金枝玉葉,身份高貴,何曾受此痛苦。太醫院和軍機處束手無策,聞知留學德國醫學博士徐華清,醫術高明,擬請進宮治病,但太后不知其人,必須由親王或軍機大臣作保,萬一有事,株連九族,且診治奶痛,不單要見太后玉容還要觸及玉體,非一品官不得仰視。迫不得已,由李鴻章、袁世凱聯名保奏,恩賜徐華清一品花翎頂戴。

華清博士,奉召進宮,身穿華麗朝服,頭戴一品雕刻珊瑚紅圍帽,帽後一支孔雀花翎頂戴,腳穿朝靴,被領進長春宮,向太后三跪九叩頭,恭候聖安以後,抬頭望太后,斜靠御床,陣陣呻吟,一臉愁容,面頰清瘦,毫無血色,心中暗驚,素聞太后妙齡時是一位豐姿綽約,明媚艷麗,人皆稱道,竟被奶瘡折磨得如此,及至袒裎更見全身雞皮縐紋,老態畢露,若非從小吃人奶及服食各種養顏護膚藥物,恐怕更不成人形;惻隱之心,悠然而生,急為奶房消毒,注以針藥,服食消炎止痛藥片。不一會,太后展眉笑說: 「徐卿果然高明,疼痛已停」。不到半月,奶瘡痊癒。慈禧大喜,封華清一品官位,總理醫政,並賜黃金萬兩。
 

甲午中日戰役(公元一八九四,清光緒二0年),中國慘敗,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朝野一致痛責李鴻章。河北總督、北洋大臣、內閣總理袁世凱上書練兵圖強,奉准於天津小站設武備學堂,訓練新兵,以振國力,敦請徐華清總辦北洋陸軍醫務,設陸軍軍醫學堂和軍馬學堂,徐世昌任提督和洋務參謀,段祺瑞任陸軍司令兼統領。華清乃出國考察醫政,聘請德國和日本大批軍醫軍官任教。民國後仍任軍醫總監,陸軍上將、紅十字總會會長,軍醫、馬醫兩學堂繼續招訓學生,培養大批醫學人材,清末民初軍醫,獸醫,皆出其門下,可謂是 「軍醫鼻祖」。
 

後記


承「世界論壇報」副社長兼副刊主編、「實踐月刊」
總編輯周伯乃、「台北市五華同鄉會」會刊主編魏常務理事光森兩先生之囑,撰述有關五華古今山川、文物、風景、人事,俾海外鄉親瞭解故鄉情形。
 

為服務同鄉,貢獻熱誠與心力,素所樂為。惟余雖生長故邑,除華城較熟稔外,其他各地,未嘗涉足,所知甚少,不能憑空構撰,聊以塞責,因而婉謝。兩君以義見責,又難推卻,只好勉力從事,冀有所成,以答愛護之殷。
 

五華設治垂千年,山川、文物、風景、人事,難以勝紀,僅從縣志、大陸書刊資料中,擇其要者,綴輯此篇,以供旅外同鄉,瞭解故園概況,慰懷思於萬一。蕪文陋述,尚祈見諒和指教。
 

(本文摘自本會八十三年第四期年刊)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