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時常隨祖父伴同地理師悠遊於青山綠水間,並由我背負茶壼以利隨時止渴,不但盡情欣賞明媚風光,亦飽聞長輩研討來龍結穴的堪輿學識,當然天柱山上也留下了我們走過的痕跡。那時所喝的茶就是天柱山出產的茶葉所泡的,玉液瓊漿味道甘醇,泡過的茶葉還可作為煮糟湯的配料,可見它名貴的一斑。
天柱山座落在我邑的東南陲,山之東北為棉洋鎮,西南則屬溜砂鄉,但大部份均在羅經埧境內。山形有如直立圓錐,標高僅有六四三.三公尺,雖不算高,但長年雲霧瀰漫,難得一見峰巔,有如巫山神秘。每當天朗氣清,登頂遠眺,群山環抱,安流街道,盡在眼前,向為騷人墨客吟詩作對寫景抒情的好去處。
天柱山原叫屏風山,相傳在清乾隆年間,我邑出了一位武榜眼曾瓊琲,並在朝擔任殿前侍衛,乾隆皇帝十分垂愛,有一次乾隆詢問曾榜眼家鄉有何名山美景?曾榜眼奏道:「臣下家住洛陽
」,乾隆聽了不太相信急忙問道:「長樂縣也有洛陽?既然名為洛陽,想必多有靈山勝景了。」曾榜眼成竹在胸奏道:「臣的家鄉非常秀麗,左有南極,右有北斗,面對天柱,背靠尖山。天柱山頂離天三尺三,人去要低頭,馬去要卸鞍,風景幽美,氣勢雄偉,人稱通天梯。
」乾隆一聽興趣盎然,亦因此引起乾隆遊天柱山的雅致。此話後來在家鄉傳開,鄉人就乾脆把屏風山改稱天柱山了。
天柱山的腰部有一大石,面徑八尺、高九尺,分上下兩層,中心還有一圓形石柱,人稱磨子石。傳說早年磨子石會自己轉動並磨出米粉或麵粉來,凡是需要粉的鄉人只要虔誠地對磨子石口念:
「磨子石,磨子石,是珠寶,是仙石,會轉動,會出粉,我今要汝出米(麵)粉!」連念三遍,磨子石就會動了起來,粉也會在磨石的缺口處漏出,每次足有五斤重,因此附近鄉民每遇天旱水澇失收之時,就會到此求粉,有求必應。
後來有一孕婦前去求粉,因尿急無處解,只好跑到磨石上端的矮竹叢中去,不料尿液竟流到磨石中,從此去求粉的人不管對磨子石如何虔誠,也不管口訣念上多少遍,磨子石就是不再轉動,粉也就不再出來了。
相傳古代有位仙人經過我邑南邊,並留下四個清晰的腳印至今仍可辨認,一個在安流高石山腳下,一個在梅林招田村山上,一個在天柱山半山腰,另一個則在蓮花山,每個腳印相隔都有二、三十里遠,恐怕也只有仙人能做到!
天柱山的頂端係一整塊的大石,經過千萬年來的風摧雨打,已變成一處平台可容五、六百人,中間有一小石宮名喜雨宮,宮前有一臼狀凹槽,經常積水不涸,相傳是鐵板和尚搗製毒水害人的場所;另一個大石盤上刻劃出一道一尺多寬一丈多長的石溝,據說也是鐵板和尚用飛鈸練功時所劈成的。還有在這喜雨宮的石柱上刻有一聯:
「足登萬仞峰巔,看綠水浮天,白雲掃地;人來三千界外,喚清風結伴,明月為鄰。」最能描繪出人們遊此的心情了。
諸葛武侯亭在山之東,雜草叢生頹廢不堪,僅存石
柱亭架和柱上依稀可辨的對聯:「據二州,排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前,點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平西蜀,定南蠻,北拒東和,中軍帳內,占金木土炎神卦,水面居然用火攻。
」不知目前已否修復。
西面山麓有一玉泉寺,寺內左右正面分列或站、或坐、或側臥的各種姿式佛像百餘尊,整個寺院金碧輝煌,雕樑畫棟,氣勢非凡,以往確曾盛極一時。寺院四週林木蓊鬱高聳入雲,每至朔風吹過,栗子散落滿地,鄉民群集撿拾,返家炒熟,香氣四溢,不知誘使多少人垂涎欲滴。
有一古文祠建在南方山腰有如孔廟,祠內供奉著面像猙獰膚色黝黑的魁星坐像,二邊有聯寫著:「是何意態雄且傑;不露文章世已驚。」真是將他形容得淋漓盡緻。據說以往曾是鄉中子弟聚讀的地方,置有嘗產設館講學,惟以地處偏僻交通不便,日漸荒蕪終告廢棄,令人惋惜!
山北半山腰的觀音庵,庵門上方的匾額字體有如生龍活虎,原係出自古前理事長煥謨尊翁柳石先生的遺墨,廟貌壯嚴肅穆,常有尼姑駐宿修行,每逢觀音佛誕,遠近信眾齊集,焚香膜拜,熱鬧非常。側殿供奉大肚彌勒佛,笑臉迎人正如聯上所說:
「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慈顏常笑,笑世間可笑之人。」
天柱山曾經鐵板和尚盤據過,前面已有提及。相傳在南宋寧宗開禧年間(公元一二O七年前後),江西南昌府僧人因習妖法,擅用飛劍飛鈸並有呼風喚雨之能,在
贛南一帶興風作浪,危害居民,後為另一道人所敗,流
竄粵東,並在惠州收徒結眾,聲勢日增。經探知我邑天
柱山形勢險要,復率徒眾前來安營紮寨,築堡樹旗,成
了一處堅固基地。
每日在山頂大盤石上教授徒眾,練習飛劍飛鈸;一
方面又派出徒眾採集毒草,放入宮前石臼搗製毒水。然
後掠奪地方錢財,脅迫鄉民附從反抗宋室,如有違背輒
遭殺害或引流毒水毀滅地方,致人心惶惶不可終日。時
經兩年官府亦莫可奈何,不得已上奏朝廷,皇帝下詔加
封禮部尚書鄒應龍為太尉,率領大軍到境進迫天柱山,
陳兵四週將整個山團團圍住。
鄒太尉於完成包圍部署後,隨即另派一支精銳部隊直搗大寨,妖僧鐵板和尚見官兵眾多不敢正面迎戰,乃以妖術作法,頓時濃霧籠罩全山,官兵無法辨認方向動彈不得,經太尉向天禱告並以御賜寶劍旋轉揮動,隨而霧消雲散天氣轉晴,官兵展開襲擊步步逼近賊營。鐵板和尚見妖術被破,一怒之下祭起飛劍飛鈸猛力砍殺官兵,一時血肉橫飛,將衝上山的數百官兵殺成傷亡泰半。鄒太尉情急智生,揮動寶劍口念真言,大喝一聲
「疾!」飛劍飛鈸突然掉頭回砍,妖僧大驚忙念咒語收回飛劍飛鈸,官兵四面合擊,攻破石堡寨柵,妖僧見大勢
已去不敢戀戰,棄寨突圍急朝天堂山奔逃而去。
鄒太尉亦揮師緊跟追擊並在天堂山下紮營,不料妖
僧竟乘官兵不備先發制人,召集餘眾夜襲軍營,一時狂
風暴雨飛砂走石,官兵無法抵禦死傷無數,軍中將領張、毛、李三位都司均告陣亡殉職。幸鄒太尉深諳道術,秉持正氣妖邪不侵,督率餘部奮戰不懈,直至天明殲敵過半,賊眾乘機逃脫,潰走大都據險頑抗,並肆意掠奪民食,百姓不勝其擾怨聲載道。不久太尉援兵趕到,一場激戰將賊眾打得大敗而逃,經太尉揮師追至梅林圍困於高洋坑山間。
高洋坑有一處山泉,是鐵板和尚在天柱山所搗製毒水滲出之地,隨流而下禍害鄉民。官兵初至不明就裡,汲水煮食,盡皆中毒不起,太尉聞悉心急如焚,躍馬泉邊,於相距兩尺處,揮劍而數之:
「嗟爾毒泉,泛流民間,助賊為害,罪比兇頑,劃地為溝,限爾自由,隨劍歸土,有出無流!」念畢,以劍插地,毒水隨即倒流入土,水質轉清,毒性亦消;旋又遣人採集草藥,治癒官兵,百姓紛紛加入助戰,賊眾無法抵擋遁入山區,官兵緊追不捨,縮小包圍,燒山清野,終將鐵板和尚及其所餘賊眾,盡數殲滅,不再為害我鄉。
日後,大都、梅林兩地百姓,為感念鄒太尉恩德,分別建造鄒公廟,春秋祭祀香火不絕。天堂山下曾經大戰之處,仍然留有「軍營」地名,並有紀念張、毛、李三都司的「三司廟」古蹟,遺留至今。
另一與天柱山有密切關的人物是曾瓊琲,他是棉洋鎮落陽圍人氏,生於清乾隆二三年(公元一七五八年),從小體格魁梧臂力過人,乾隆五十五年(公元一七九○年)欽點一甲榜眼,誥命殿前花翎侍衛,三年後出任江西下壢都司接升授九江游擊、河南省中軍大將等職,七十一歲告老還鄉,享壽九十一歲。
相傳有一天乾隆遊興大發,突然想起曾榜眼曾經說過,天柱山風景秀麗,氣勢雄偉且高可通天,極欲前往一遊,乃召仍在朝為官的曾榜眼作嚮導,曾榜眼以前所說的天柱山,只不過想對家鄉景致炫耀一番,那知皇帝真要去走一趟,當然無法推辭,只好硬著頭皮領旨。
一行簇擁著乾隆浩浩蕩蕩來到天柱山下,適逢氣候潤溼整山濃霧密佈,難於分辨十步之外景物,曾榜眼此時始暗自慶幸,帶領眾人在山腰四週轉來繞去,一連走了三天還未到頂。途中曾遇一養鴨老人,乾隆遣人詢問到山頂還有多遠,老者答稱:
「我大半生都在此山放鴨,從未到達山頂,不知究有多遠!」不久又遇到一牧羊人經詢回答:「我從小羊開始放羊,繞山一週羊即長大,可以售出,始終無法到過山頂,實在不知還有多遠!
」乾隆據報後猜想曾榜眼所言必定非虛,再回顧眾人無不累得人困馬乏,只得傳旨下山返駕皇宮。曾榜眼也因此躲過了欺君大罪。
又據傳往年匪眾襲擊羅經埧,鄉人據守天柱山憑險對抗,一連鏖戰十餘天始終難越雷池一步,惟此時鄉人雖有不少槍枝,但子彈即將耗盡又無補充來源,不得已只有以鞭炮佯充子彈嚇唬敵人。匪眾因懍於鄉民驍勇善戰,不敢冒險挺進,僅虛張聲勢守在原地,以致師老無功疏於戒備。有一天夜裡烏雲密佈,星月無光,伸手不見五指,鄉民每人攜帶數十發單響鞭炮及點燃香火一枝作為標記,手持長矛腰配短刀,摸黑偷襲敵營。
鄉民對天柱山地形地物本就非常熟悉,且又不時秘密窺伺,可謂對敵陣地瞭若指掌,偷襲行動一經發軔,路口幾個敵哨突被撂倒,鄉人長驅直入,匪眾多在睡夢中即被刺殺,少數驚醒盲目亂竄,不是被刺傷就是跌落崩崗摔死,真能逃脫者未剩幾人,有受傷者經鄉人擄至寨中,赫然發現其中一人還是匪眾首腦,當其得知鄉人不費一槍一彈即能大獲全勝,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經此一戰,不但匪眾全軍覆滅,鄉人亦擄獲甚多械彈,大大增強自衛能力,促使匪眾再也不敢輕視羅經埧的子弟兵,而得到長久的地方安寧。
明朝末年在天柱山上高處建了一座烽火臺(俗稱煙墩),是用當地花崗石塊疊砌而成,上小下大有如一個圓錐體,底部為一直徑四.三公尺的圓形基座,全高三.五公尺,西北方有一個缺口供柴草進入,也是空氣的流通口,圓錐體內是焚燒燃料的的大窟窿,火煙從頂端開口噴出,附近所有村寨均能一覽無遺。每有敵人入侵預警,就舉火焚煙,告知村民應變,所以棉洋住民每次劫難,均能化險為夷,此物功不可沒。
以上資料多係童年時聆聽長輩口述或親見所得,有關天柱山的奇人異事甚多,惟因離鄉日久多已遺忘,前述容或有所謬誤或遺漏之處,尚祈鄉長諸公賜正。